2022年的中國經濟,可以用“風高浪急”來形容。新冠疫情反復來襲,房地產行業深陷泥淖,消費持續疲軟。盡管政府為穩住經濟大盤持續出招,但全年經濟增速恐難實現年初制定的5.5%左右的目標。
那么2023年經濟會恢復怎么樣呢?
對2023年,機構首席有一些一致的預判,比如經濟增長有望回升至5.5%左右,相應地他們對權益市場的預期更為樂觀,對消費的復蘇也普遍樂觀。但機構首席對貨幣政策、財政政策的節奏、力度的預判則有分歧。
經濟增速有望回升
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,我國經濟增速略低于預期,2022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3.0%。市場預計,我國2022年全年經濟增速將在3%左右,低于年初確定的目標增速2.5個百分點。
對于2023年經濟增速,市場機構普遍預計將回升至5.5%左右,主要原因如下:一是2022年經濟增速低,相應形成低基數;二是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,各項經濟活動有望得以恢復;三是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調發力。
消費將成拉動明年中國經濟主要動力
預計明年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將由投資轉向消費。在消費類別下,旅游和娛樂等最受疫情限制的領域擁有最大的回升空間。不過,也不能對消費的反彈時間和反彈強度過于樂觀。從一些亞洲經濟體放松疫情管控措施后的消費恢復情況看,在重新開放的第一個季度里,韓國等一些經濟體的實際消費反而是下降的,到第二個季度才開始大幅度反彈,預計中國也將呈現類似情況。
消費反彈的強度則取決于后續疫情演變形勢、政府支持消費的舉措以及居民消費偏好等因素。從OECD(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)成員國的數據看,美國受益于疫情期間直接向居民部門發錢影響,居民消費反彈強勁,目前儲蓄率比疫情前水平還低;但除美國之外,大部分國家因為并沒有像美國那么大力度直接發錢,疫情管控措施放開后,居民儲蓄率只是恢復到疫情前的大致水平。
展望未來,我們預計居民消費將繼續朝向趨勢水平回升。從全年來看,我們預計居民消費實際同比增長8.5%,隱含2023年全年消費增速仍低于趨勢水平;預計2024年居民消費實際同比增長7.5%,到2025年恢復至趨勢水平。